截自《今周刊》516期
一九七八年生的郭榮昌,目前的頭銜是日商Aplix的總裁,早在念研究所時,便與幾位同學創立曜碩科技,開發手機上的Java軟體。因產品開發速度領先國際同業甚多,前年被同樣做這項產品的日本上市公司Aplix收購,並續聘郭榮昌擔任行銷業務總裁,並給予董事席位。
見到年輕的郭榮昌本人,很多人無法把他和日本上市公司的總裁聯想在一起;但只要看一下他的行程表,就可以知道他為何有此能耐。
Aplix由於客戶遍布歐美日及亞洲各國,在七個國家都有辦公室,郭榮昌常常要當空中飛人,甚至還有五次在不到二十四小時裡來回日本芝加哥,與客戶開完會就再飛回來的紀錄。
郭榮昌的部門約有五十餘人,目前是Aplix公司除了研發部門外最重要的團隊,國籍則有美、日、台、韓、中、德、英及香港等;這些員工的年紀幾乎都比郭榮昌大,但都非常佩服郭榮昌的能力。Aplix也因為收購了曜碩,才得以打進除了日本之外的各家手機大廠,今年海外的營收可望超越日本本地的收入。
以目前除了諾基亞外,其餘前五大手機廠都已採用Aplix的情況來看,今年全球將有近一億支手機都採用Aplix的Java軟體,這些都要歸功於郭榮昌。
不過,在現在的風光下,其實郭榮昌曾忍受過很長一段落寞的日子。當時公司沒有收入,大夥兒睡在公司會議桌上,甚至因為公司虧損,還忍痛請當年百般邀請才找來的學長離開,「書上都會說,公司若做不好就要downsize(縮編),但說得容易,做起來卻真的很難受。」
雖然自己還不滿三十歲,但郭榮昌還是覺得,七年級生行事風格好像與六年級生還是有差別,儘管一樣有勇氣與熱情,但能夠吃苦的人似乎少了一點,有些想創業的人心態也比較急。
「如果問我,年輕一代缺乏什麼,我會說,是熱情。」永豐餘協理何奕達說,包括他在內,年輕人的生活條件都太優越,反而對離開所謂的舒適區(comfort zone)有所畏懼,如果要和上一代的施振榮、郭台銘等成功企業家相比,確實是少了「我一定要成功」的決心。
「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大聯盟,對自己的要求及標準要更高一點。」王文華說,人一生中,要通過無數次「聯考」,國際化是最後一個不用繳報名費,但卻最重要的一次聯考,如果對自己不要求高一點,恐怕很快就會被淘汰。
墊高自己 可以試著修行五力
與上一代比較起來,現在的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競爭力,才能讓自己更突出?總括來說,國際力、創意力、領導力、執行力與忍耐力等五種即戰力,是現在年輕人最需要具備的條件。
國際力的重要性已不需要再強調,當世界變得更平以後,年輕人只有提升自己的國際視野,直接迎戰來自四面八方的競爭,才有機會不被世界給剷平。
創意力則是年輕人的專利,在面對傳統的思惟及做法中,年輕人是最能夠突破現有框架的力量,尤其在許多新興的行業中,創業有成者幾乎都是沒有包袱的年輕人。
領導力則是一種整合各種不同背景人才,並且把團隊績效發揮到極致的力量。領導力的另一個面向就是團隊力,年輕人要當領導人之前,當然要先學會被領導,只有在團隊中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建立多方面的能力,才有機會擔任適格的領導人。
至於年輕人最缺乏的執行力與忍耐力,在這種凡事講究速成的環境中,是最需要強調的兩種能力。任何成功都是注重細節、管理細節的結果,是一步步執行與累積出來的,若急功近利,立刻要看到結果,不能堅持到最後,是最可惜的。
國際力 除了靠自己的規畫出國外,近年來明顯增加的交換學生,也成為提升國際觀的好方法。
創造力 遇到困難的時候,換個角度想,往往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創造出新的解決手段。
執行力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忽視執行能力的養成,往往會讓夢想只是空想,創意只是紙上談兵。
領導力 領導團隊要了解每個成員,讓具有不同背景的每個人都能發揮優點,而非把工作平均分配就好。
忍耐力 任何成功都是一步步執行與累積出來的,若急功近利,不能堅持到最後,是最可惜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