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KM] 怎樣才是好知識?知識又該如何評量?

如果以知識稽核這個Topic搜尋,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研究都會先以波恩的知識成長階段論講起(也就是之前柏文同學在文章─知識評估中所提到的),的確知識的評量必須要以階段性來看,因為各個階段所學習的知識不同,且會有演化的情形發生,也有人拿咖啡店的經營來當作知識稽核的例子,以下就以成長理論與咖啡店經營例子相結合來看看各階段的知識是怎樣的概念:

(1) 完全無知階段:完全不知道好咖啡與壞咖啡的差異。好咖啡通常顧客會喜歡,而壞咖啡會讓顧客跑掉,不再回來。

意指組織正處於完全缺乏相關知識的階段,不知道需要何種知識?這些知識在哪裡?也無法判斷流程績效的好壞

例如某採購部門在公司成立之初,完全不清楚採購零件物料的最佳時機、最適數量及其可能產生的成本的情況。

(2) 純藝術階段:能分辨咖啡的好壞,當你喝過很多咖啡,你就會知道咖啡的好壞。當你又喝到同一類型的咖啡時,就可以利用先前喝過的經驗比較同一類型的咖啡。

意指此時組織作業的執行完全憑直覺、以試誤 (Tdal-and-Error) 的方式來完成,簡單來說可說是不明確的內隱知識則儲存在員工的直覺中。

例如某個採購員工無意間發現某種數量的採購方式,可以降低總存貨管理成本,但卻無法提出真體的說明之情況。

(3) 察覺階段:能列出影響咖啡好喝的變數清單,在找出最佳咖啡的範本後,便得知與咖啡質(流程產出品質)有關的變數,例如:濃度、溫苦澀度、黏稠度,以及其他你不知如何命名的品味變數。且還須知道怎樣的調配才會是一杯好喝的咖啡,例如:添加的咖啡量、咖啡壺設定的溫度、在離開咖啡壺後,你讓咖啡放置多久、咖啡的重量/水量(指每杯咖啡)、水與咖啡的比例、咖啡豆研磨的精細度、咖啡豆烘焙的時問、從咖啡豆研磨好到泡咖啡的時閒(咖啡豆如果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它會氧化)及其他控制變數。

意指組織已開始察覺 (Awareness) 出一些相闊的影響因素,少數可以外化,但大部分還是屬於內隱的知識,即憑直覺。

例如採購人員逐漸發現購買太多會增加不必要的倉儲成本,但太少則會發生停工待料的成本與運輸成本。

(4) 具衡量能力階段:能決定變數影響的重要度,且能說明前一步驟所列的變數清單中,哪個變數是重要的、普通與不重要的。

意指已逐漸可以清楚定義出重要的因素與因素闊的因果關係。

例如開始瞭解存貨總成本中 , 包括了倉儲成本、運輸成本、缺貨成本 , 而且這些成本與採購的數量、頻率與時間點有關。

(5) 具手段控制階段:能衡量變數,根據影響程度自行控制外在因素,如所添加的咖啡重量、所添加的水量、咖啡壺的初始設定之溫度、咖啡壺的溫度、在咖啡壺中的時問、離開咖啡壺中的溫度、咖啡豆烘焙過後的閒置時問,以及咖啡豆研磨過後的閒置時間等。但此階段卻無法衡量比較質化的因素,例如苦澀度或濃度。這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說明有些因素如何被衡量,並且進步到更高的階段;而哪些因素還得停留在低的階段。然而最後卻可發現,這些難以衡量的因素可能與其他被衡量的因素有關,例如咖啡粉與水的比例。

意指組織開始運用科學的方法,將部分相關的過程知識外化至作業手加中。

例如在何種存貨水準下,應採購多少零件物料,成本大約會是多少等之資料,將其記錄並儲存以作為指導例行的採購工作。

(6) 具流程能力階段:能利用可重複的方法發展出調製公認標準好咖啡的秘訣。也就是說現在可以遵循一定的步驟,並合理地期待,大部分的時問中,所調製出的咖啡是好咖啡。並且知道這份秘訣或方法的元素包含有溫度的設定、時效、咖啡離開咖啡壺後所閒置的時間長度,以及每杯咖啡中咖啡粉的含量。

意指組織將執行流程的法則編整為手冊,且這些知識常會發揮令人滿意的成果。

例如利用過去經驗學到的法則彙整記錄於存貨管理手冊中,以便有效地指導採購流程結果。

(7) 了解流程特性階段: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模式交互配合,在具有公式的情形下來配合執行流程。比如說一個好咖啡的公式是在(0 . 56 × 咖啡的重量 + 0 . 12 × 水量)或類似的狀況下調製出來的!這樣的模式不必然是量化的。它可以是質化的,部分實證的或是半正式的。但是,至少它會說明重要變數間的近似關係。同樣地,顧問公司可以發展其策略顧問分析模式;產品設計師可以發展在傳統市場中的產品接受模式等。

意指組織已非常清楚作業流程包括哪些詳細的變數及各變數應如何衡量,並可利用實際資料以實證研究方式來驗證各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

例如瞭解採購數量每增加1單位對倉儲成本、運輸成本將會造成什麼影響。

(8) 知道因果性知識階段:指組織暸解欲使作業流程達到最佳化可以明確地分辨出應使用的公式、演算法或資訊系統,並將其精確的因果關係表示出來。例如發展出成熟的經濟訂購量 (Economic Order Quality,EOQ),此即經濟長購最佳化的公式,透過採購數量與成本間的因果關係,求取存貨管理總成本的最小化。

意指已經清楚暸解在何種情況下,可使總成本最小化,而這比前幾個階段的Know-how更加地深入。

(9) 完全的知識階:這是我們從未想過能到達的最後階段,主要是因為完全不知道何時能到達這個階段,例如在流程中仍然有漏洞要去填補,環境中仍然有變異要修補等。這會讓我們退回第7階段或更低,每當我們認為我們已經達到第8階段,愈接近這一個階段,我們就要事先預測或修補變異與混亂,以及知道如何衡量其效益。這就是為何在KM系統中要建立「持續不間段學習」的能力。

意指組織已可完全掌控處理任何作業流程相關的事件,甚至是任何突發情況都可以完善地處理及應付;知識變成組織運作的一部分,並完全地吸收融合。

例如已完成一杯任何人喝過都無法抗拒且無懈可擊的咖啡。


結論:利用波恩的知識成長理論,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現階段是屬於哪一階段,而且可以經歷企業從高度依賴少數人的內隱性知識,進步到內隱與外顯知識都能輕易地分享與存取的過程。當然,在較高的階段中,例如第與第7階段,如果流程中產生並未記載但卻無法避免的變異,企業就能更清楚地了解應該做些什麼。

大部分的企業都在第2與第3階段,他們皆需知識稽核來好好地診斷其組織有些什麼核心知識。至於想要有效管理知識,企業必須進步到第5、6或階段,利用知識稽核來發覺尚未被好好利用的知識。至於第7、8階段,雖很難達到,可是如果公司上下全體總動員利用lT工具來輔助,將會增加達到目標的機會。

所以我們能推測在階段6以後產出的應該都能說是可用的知識,因為在此階段能有一個準則來衡量知識,且明確知道知識與流程間的因果關係,這才是所謂有用的知識!


BTW,之後會再提到知識稽核的流程及稽核團隊的重要性。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KM] 期末報告─KM推行績效如何評估?

這個禮拜要來總結先前的文章再把它變成期中報告,但看來看去大家的標題好像都不太一樣,應該是正常的吧?反正內容有講到重點就好 ← 後來才發現期中期末的題目整個顛倒了 囧,那...只好順其自然哩。

進入正題→由前三個禮拜所整理的文章中可得知,藉由階段性的分段評估可彈性修正各階段的衡量指標,也可間接導正企業流程的偏誤。另外也可由企業智商反應出知識管理的績效,所以從人(People)、流程(Process)與技術(Technology)的角度來歸類可得下列指標:

以人來說,企業必須先由組織的教育訓練做起,讓企業由上而下進入知識管理的變革氣氛中。接著,企業成立KM專案導入小組,包括知識長(CKO)、推動小組(由所有一級主管帶領)、知識經理(負責專案流程管制)、學習經理(負責教育訓練)、技術經理(負責技術平台導入 )、行銷經理(負責未來知識行銷策略),而這個企業內部的KM專案組織,必須與企業外部的KM顧問團隊( 包括策略顧問、知識顧問、技術顧問、評估顧問)協同完成。計劃後期,企業一級主管將由原推動小組轉為評估小組,與評估顧問團隊共同評估企業導入KM後的有形、無形效益。

以流程來說,依照策略規劃(Plan)、問題挖掘(Reach)、議題組織(Organize)、共識成形(Formulate)、專案導入(Implement)、評估追蹤 (Trace)六大步驟,分別制定各步驟的計劃執行細項與管制時程,開始進行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流程導入。

以技術來說,包含企業資訊入口網站、工作流程自動化、文件管理自動化、業務管理自動化、客戶關係管理自動化、新進人員與員工訓練自動化、企業知識網路社群、企業智庫建立等,都是企業導入知識管理過程中,需要導入的技術平台功能。

因此再依據KM推動期間各階段劃分:

在萌芽期中,以建立員工的信心為基礎,並詳細分配人員的責任歸屬,使KM成為一種義務,且可藉機評量企業內人際溝通、領導與激勵、專案管理、團隊互動與共識等方面的表現。

直到進入待產期,此階段為磨合的最佳時機,可由流程與人員評量企業資訊系統的完整善度,包括所有作業資訊是否已經數位化、文件化、程序化,網際網路的使用程度,資料攫取的效率、輔助決策分析的能力。也可從此獲取企業人員的知識,以評量企業是否能夠自內部成員與外部機構有效取得各種知識,並將這項取得能力與同業進行比較。評量的範圍包括是否能將存在個人身上的經驗、心得等隱性知識加以顯性化與文件化,以及是否能自研究機構、大學、國外廠商、設備廠商、客戶、競爭者等外部知識源取得所需知識,並將之移轉成為組織知識存量的一部份。

最後階段─學習期,與平衡計分卡中的創新與學習構面有共同目標,包括成員的創意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組織的輔助決策專家系統、研發資源投入、資源使用彈性、激勵創新機制等,以及評量企業學習性組織之運作水準,以及是否已形成樂於與他人分享知識心得的企業文化。從這三階段各自擷取的構面及指標來看,最終可求得企業內知識存量,也就是企業知識存量的質量化水準。


參考資料:【陳永隆】如何建立知識管理的具體獲利指標?

##EasyReadMore##